黨中央、國務院一直十分重視材料的環境試驗檢測問題,多部委聯合下發多份環境試驗相關文件,推出一系列相關處理措施。十二五規劃,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都多次闡述有關環境檢測的政策和實施。環境試驗前所未有的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。2月12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財政環境試驗專項資金,安排100億元對重點區域環境檢測防治實行“以獎代補”。相關部門也正在制定環境試驗設備重點行業能效、排污強度“領頭羊”標準,對達標高低溫測試儀企業予以激勵。相關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措施,打出了重拳,彰顯出對遏制大氣污染,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生存環境問題的決心和信心。而全國范圍內都將霧霾治理作為“契機”,我國環保產業正在進入拉動經濟增長、促進轉型升級的主戰場和大舞臺。
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,環境試驗的有效實施成為重要的執行環節。而環保產業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貢獻能力無需置疑,業內人士預計僅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的實施就可以拉動GDP產生2.39萬億元的增長,其中與大氣污染治理相關的高低溫測試儀產業產值增長或達1萬億元以上。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偉表示,要及時發現“PM2.5問題”背后的廣闊環保市場。他說預計到2015年,中國環境試驗設備產業總產值將達4.5萬億元,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。與此同時能源替代工程,如煤改電,以及圍繞天然氣開發、輸送等環節的工程建設,將在全產業鏈上創造更多的機遇,開拓更廣闊的市場。
人無遠慮必有近憂,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。面對經濟健康增長的需求,環境友好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是大勢所趨。加快發展環境試驗設備產業,利當前、惠長遠,不僅有利于治理環境污染、改善生態環境,而且有利于拉動有效投資,帶動新興產業成長,有利于轉方式、調結構,對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巨大推動作用。重視環境試驗問題將有力帶動環保產業提速。未來只有將經濟發展與綠色GDP相掛鉤,經濟增長數據才不會以自然資本損失和生態赤字為代價,未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才能夠持續和健康。
十二五期間,環保部將實施二氧化硫管理、氮氧化物管理等八類重點工程項目,總投資規模約3500億元。好比:最新出臺的《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尺度》,將除塵、脫硫尺度大幅進步。粗略估算,70%-80%除塵設備和脫硫設備需要進行改造,在未來2年半將迎來800億元以上脫硝市場。預計十二五期間脫硫建造市場容量將超過500億元,運營市場到2015年規模將達到328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0%以上。
環境試驗工業鏈整體受益于我國十二五相關條例規劃政策出臺。人多水少、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先天的劣勢,而水源污染、水生態惡化則歸咎于后天粗放生長與管控的失位。在無法影響水資源供應量的情況下,控制污染、保護及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是保障供水安全的主要途徑。在十二五期間,我國高低溫測試儀工業投資額將達8000億,較十一五期間上升113%。
|